生态食材
时间:2018-12-14 16:08:04
近日,第二届中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投资协会主办,中国投资协会农业和农村投资专业委员会承办,出席本届论坛的领导和专家有来自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政研室、国家发改委、国家农业农村部、国家工信部、国家科技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行政学院、国家粮食局等部委有关领导、专家,还有来自全国各地有关领导和企业代表、新闻媒体等参加了本届论坛。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李春生以乡村振兴总体思路与政策讲话:乡村振兴战略是的十九大提出的长期战略目标,实现乡村振兴不要急于求成,要稳扎稳打,谋定而动,要把产业振兴放在突出的位子。全国人大财经委原主任贺铿就乡村振兴带来的创新机遇发表讲话:实施乡村振兴,不能就三农论三农,要在继续推进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农民市民化。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国家有关部委出台系列利好政策,加大扶持力,推动混合制企业、农合、城乡融合的快速发展,迎来了我国以土地流转为契机的,三农产业从小而散到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春天。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巡视员许正斌就乡村振兴规划精神和如何推进规划实施方面发表演讲:乡村振兴的规划和实施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切记照搬照抄一哄而上,要坚持分类有序推进,坚持协同推进。国家农业农村部合作经济司巡视员王乐君就乡村振兴与产业振兴的关系进行系统讲解。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文松对乡村振兴金融体系、乡村振兴项目怎样得到国开行中长期贷款等问题发表演讲。国家科技部农村中心主任贾敬敦重点就科技振兴推进乡村振兴发表演讲。
在论坛主题环节上,中国生态原产地产业联盟、全国生态食材与生态餐馆专家委孙建教授以“乡村振兴国家政策红利”为主题演讲,他围绕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方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产业融合示范园等项目国家财政支农政策。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进一步强化和规范财政资金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扶持。孙建发言以发展生态食材优势特色产业,产业兴旺为重点。强调以各地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为基础,发展生态食材,做大做强优势特色生态食材产业。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快形成以特色生态食材品牌为核心的农业品牌格局。
孙建提出“衣食住行食为先、生态餐饮大于天”,农产品安全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围绕贯彻十九大“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精神,落实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绿色餐饮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商务部等14部门出台了《关于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的意见》等规定,按照9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要求,围绕居民吃穿用住行和服务消费升级方向,适应居民分层次多样性消费需求,培育中高端消费市场,带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国务院国资委事业单位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倡议并发布了“全国生态食材与生态餐馆评定”工作。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的生态食材、生态餐饮消费理念,宣传生态餐饮在全民大健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帮助人们掌握安全、优质生态食材和生态餐饮消费知识。
“月是故乡明,饭是老家香”。餐饮与人的乡土文化一脉相承,它携带着更多的传统文化密码,是中华文化的“DNA”,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了大量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餐饮文化。这些文化记录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进程,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文化资源。加强餐饮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餐饮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了千百年的情感传承。餐饮地名是人类历史的一块“活化石”,是一种看得见、品尝到的乡愁。部分特色餐饮一旦消失,其所承载的文化也会消亡。才能真正留住文化发展的脉络。保护餐饮文化不能仅停留在保存和记录上,只有体验餐饮,才能让餐饮活下来,而生态志愿者则是令生态餐饮存活的关键。据调查,2017年底全国餐馆总量为566.6万家,年消费4万亿元的市场规模,但是餐饮业缺少生态餐馆,缺少生态、营养、健康餐饮消费。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消费能力不断提高,食品的营养与健康已经成为大家特别注重的问题,对生态食材的追求越来越迫切,生态食材的价值将会上升到更高的消费层面,被消费者普遍认可和消费。生态产品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产品,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民生,发展生态就是改善民生。生态食材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营养安全,关系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循环。
孙建强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围绕“耕育农业·生态食材”,研究生态康养及生态餐饮行业,建立生态品牌,将生态餐馆集合成生态餐饮、生态教育、生态体验、生态采购于一体的复合空间具有重要意义。生态餐馆一是给顾客提供有机生态食材;二是采购来自于生态农田的生态食材,以及利用生态食材的加工的生态食品和生态饮品;三是体现生态教育、生态体验、耕育文化综合功能。要求生态餐厅反哺生态农业基地,促进乡村振兴,支持耕育文化回乡,建立生态志愿者跟生产生态食材的提供者信任体系,建立生态消费者对生态餐厅的依赖和信任。生态餐馆也是良好的生态宣传和社交场所。利用生态餐馆强大的生态教育示范功能,发展生态餐饮文化,改变社会大众生活方式,倡导生态健康生活,引领社会生态消费。保护舌尖上的生态、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生态体系、通过生态餐馆采购,促进生态食材生态销售,打通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展示销售等全产业链,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尽快建立生态食材和生态餐饮标准体系迫在眉睫,制定生态食材生产、生态餐饮服务和管理标准,完善生态食材和生态餐馆评价标准。生态餐馆的普及可以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生态食材、生态食品的安全与营养问题;普及生态餐饮健康知识,增强生态消费意识;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培养良好的生态饮食习惯、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把“让美味与生态和健康统一起来”,实现“生态食材+生态餐馆的正循环”;搭建 “生态食材与生态消费”活动平台,创新生态农业与餐饮业的合作模式。把贫困地区的优质生态食材引进餐馆,以取得生态扶贫等多方共赢。“生态食材与生态餐馆评定工作”可为贫困地区开展生态扶贫、产业扶贫、品牌扶贫的服务方法和路径。结合中国生态志愿者倡导的“生态生活、生态消费”理念,建立生态食材生产基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落地的生态扶贫抓手和措施,确保生态扶贫效果,为贫困地区实现优质优价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