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发改委出台多项举措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时间:2022-03-02 09:55:34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十三五”时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再生资源利用能力显著增强,资源循环利用已经成为保障我国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数据显示,2020年与2015年相比,我国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了约26%,单位GDP能源消耗继续大幅下降,单位GDP用水量降低28%。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6%以上,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56%。再生资源利用能力显著增强,2020年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50%;废纸利用量约5490万吨;废钢利用量约2.6亿吨,替代62%品位铁精矿约4.1亿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1450万吨,占国内10种有色金属总产量的23.5%。

  “循环经济对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全球广泛共识,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减少产品的加工和制造步骤,延长材料和产品生命周期,提升产品的碳封存能力,减少由于开采原材料、原材料初加工、产品废弃处理和重新生产所造成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规划》强调,“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着力建设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上述负责人表示,在定性目标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在定量目标方面,《规划》对资源利用水平和再生资源利用情况提出了具体目标,如单位GDP能源消耗、单位GDP用水量、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主要资源产出率以及废纸、废钢、废有色金属利用量等。

  《规划》围绕工业、社会生活、农业三大领域,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通过推行重点产品绿色设计、强化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进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通过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规范发展二手商品市场、促进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三是通过加强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废旧农用物资回收利用、推行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

  《规划》部署了“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领域的五大重点工程和六大重点行动,包括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园区循环化发展、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等五大重点工程,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等六大重点行动。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上述负责人说,为推动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保障政策,提出健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标准、完善循环经济统计评价体系、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强化行业监管;要求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各地区要精心组织安排,明确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结合实际抓好规划贯彻落实。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充分发挥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加强协调指导,压紧压实部门和地方责任,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责任编辑:小编 (Top) 返回页面顶端

上一篇:“百姓要走多远”成为我国城市体检标准

下一篇:财政部:五方面17项举措加大对长江经济带发展财税支持

首页- 学院简介- 产业规划- 新闻中心- 生态地标- 生态原产地- 人才培训- 中食智库- 生态食材- 联系我们-